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作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计算教案8篇

2024-08-01 05:30:33 工作计划 访问手机版

有了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教学进度,确保教学任务完成,有了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提升教学水平,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计算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计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媒体、诞生、迅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弄清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新世纪已经到了,你了解电子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的或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三、指名朗读课文。

提示:文中有一些像“史密森博物馆”等一些音译词要读通。

四、再读课文:

思考:文中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什么是多媒体?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文中画一画、注一注,再和同学们议一议。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五、释疑、交流:

1.课文介绍了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要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埃尼阿克;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已经繁衍了好几代;计算机像人脑一样,把外界传来的信息进行迅速的判断和处理,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电脑”。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后引导他们概括起来说。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作“电脑”,是因为____________。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举例说明?

出示:把句子补充完整:

媒体就是____________,像电话能____________,电报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我们都叫它媒体或媒介物。

多媒体就是____________,它的功能非常丰富,既能像____________,又能像____________,还能像____________……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第四自然段)

抽读课文,边听边思考:电脑和多媒体有什么样的'关系?

4.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教师介绍引入:其实现在很多电脑本身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它为多媒体电脑。根据你的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2)多媒体电脑的这些功能你尝试过吗?效果怎样?

六、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媒体、诞生、繁衍、迅猛、埃尼阿克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呢?或者你想发明什么样的计算机呢?请模仿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段的写法,用“过去……现在(将来)……既能……又能……还能……”说话。

三、理清课文脉络,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可分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给每一部分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可分三部分:(1)电脑发展史;(2)多媒体功能丰富;(3)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

2.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但作者的介绍都浅显易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我们很多熟知的事物来说明,这是一种很有用说明方法,我们今后可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四、置作业布:

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板书设计:

9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指挥

电子计算机多媒体

——————————→

(迅速判断和处理信息)

(传递多种信息)

计算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了解利用科学计算免费软件--scilab软件编写程序来实现算法的基本过程.

2. 了解并掌握scilab中的.基本语句,如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能在scipad窗口中编辑完整的程序,并运行程序.

3. 通过上机操作和调试,体验从算法设计到实施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体会算法的实现过程,能认识到一个算法可以用很多的语言来实现,scilab只是其中之一.

难点:体会编程是一个细致严谨的过程,体会正确完成一个算法并实施所要经历的过程.

三、教学流程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几个基本语句和结构

1、赋值语句(=)

2、输入语句 输入变量名=input(提示语)

3、输出语句 print() disp()

4、条件语句

5、循环语句

(二)几个程序设计

建议:直接在scilab窗口下编写完整的程序,保存后再运行;如果不能运行或出现逻辑错误

可打开程序后直接修改,修改后再保存运行,反复调试,直到测试成功.

计算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

2、在拼摆图形中,感受空间方位的变化。

3、能安静的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盒火柴(或塑料小棉签),教师事先拼好的范例《有趣的数学》,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学拼火柴棍图。

(1)教师用展示范例,请幼儿在桌上用火柴棍拼摆出来。

(2)请幼儿说说用了几根火柴棍。

2、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图。

(1)请幼儿用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拼摆摆。

(2)说说自己拼出了什么?如用4根火柴棍,你拼出了什么?用6根火柴棍呢?

3、练习《有趣的数学》中的"数一数,连一连"。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将相同数量的图片用线连接起来。

4、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

火柴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也是现在小朋友很少见到的东西,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火柴。活动开始,幼儿一看到火柴时,感到又新奇又兴奋,在老师一一的提问中,幼儿知道了不能用火柴棍玩火,玩火是很危险的。当看到老师示范用火柴棒拼出各种形状时,幼儿很开心,都想试一试。在尝试用火柴棍拼图过程中,幼儿也能拼出各种形状,但创新不多。在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图时,先出示数字4、5、6、7,让幼儿练习点数,再为数字拍手,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再引导幼儿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自己玩一玩,在实际的拼搭过程中,幼儿都能用许多的火柴,创造不同的形状,比如:拼出了小蝴蝶、小鱼、房子、小,飞机、太阳等等,幼儿都十分有创意,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料。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看到同伴的创意,我让搭班老师用手机给造型拍了照,在评价时幼儿不仅欣赏了独特的拼图造型,还学到了同伴的本领。在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地投入,能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操作、学习,独立地用火柴棍拼出不同的形状,体验了用火柴棍拼图的乐趣,也体验了“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从而获取多方面的新知识。最后让幼儿看ppt,感受哥哥姐姐是怎么玩火柴拼图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幼儿以后在区域游戏中玩火柴棍的兴趣。相信在以后的操作中,孩子们会越来越能干、越来越聪明!

计算教案篇4

教学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已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对5以内的数量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数字的实际意义还不了解,为了让幼儿更了解5以内的数量,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一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感知5以内的数量,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

2、能够听清老师的要求,并按要求活动。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5,实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拍手,请幼儿在心中默数并说出数量。

幼儿看数卡或点卡,并根据卡片上的数量拍手。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本身就是在玩中寻找学习的乐趣。)

二、给实物印点或印数字。

让幼儿观察黑板上有几棵树,几只小鸟,思考用什么来表示三棵树,五只小鸟。

(在此环节可以让幼儿根据实物自己去操作了解)

三、幼儿自由结伴在此进行游戏。

幼儿可以进行自由找朋友来进行巩固复习游戏。

(数学活动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在活动的最后再次请幼儿进行游戏时,可以将幼儿的兴趣再次调动起来。)

反思:

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让幼儿很轻松的`学习,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利用拍手游戏,让幼儿先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活动中,我还让幼儿之间相互提问,当我在黑板上画有几棵大树,几只小鸟,并让幼儿思考用什么来表示时,幼儿说:“可以用点子表示”。也有的幼儿说:“可以用数字表示。”等等。活动的最后,我又让幼儿进行游戏。数学活动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让幼儿学起来很轻松,也能让幼儿不会对数学活动产生反感。

计算教案篇5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思考: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知识呢?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计算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认识计算机,学会如何开、关机。

2. 能力目标:

学会打开和关闭画图程序。

3. 情感目标:

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产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开、关机。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大家知道什么是计算机吗?我们身边的(手指计算机)叫什么?

二、新授

活动1 认识计算机

①师:“请同学们按下方盒子上面像大钮扣一样的按钮,打开电脑。”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打开电脑,通过看、听、摸,感受计算机的启动是一个系统逐步、有序工作起来的过程。

②师:“大家注意观察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的变化?”

在启动计算机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的`变化,了解计算机系统自检的过程。

③提个醒:在开机时,学生通过打开显示器、主机开关的前后顺序,认识到主机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核心。同时正确的开机顺序,能防止电流对主机的冲击,造成损坏。

活动2 “涂涂画画”

①通过开始菜单打开画图程序,在里面涂涂画画,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通过操作鼠标,观察显示器屏幕的变化,体会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

②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尝试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等操作。

提个醒:关于“使用完一个工具,就需要关闭它”,如果不关闭窗口,会有许多功能模块(软件)在同时工作,占有系统资源,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等,关闭即可使此模块停止工作。

活动3 “敲敲打打”

①打开“记事本”,在里面键盘输入,只要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体会到键盘的输入功能即可。键盘上有一些功能键,在输入字符过程中,能够控制输入。在输入字符的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求功能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②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鼠标操作实现光标的定位,体会鼠标和键盘实现光标定位的操作有什么不同,认识到在信息输入过程中,作为输入设备,鼠标和键盘可以互相配合使用,能够高效完成信息的输入。

③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需要学会正确关机。

三、拓展

教师告诉学生计算机是人类处理信息工具之一,人类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信息处理工具,减轻了劳动强度,简化了工作步骤。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当今信息时代人类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计算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多媒体:m6i

诞生:d4n

埃尼阿克:1i

嗅觉:xi)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思考: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知识呢?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简单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将各组提出的问题筛选、分类,归并成几个大的问题,请学生写在纸上,投影出示。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怎样诞生的?

(2)人们为什么把电子计算机称为“电脑”?

(3)多媒体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功能?

(4)电脑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呢?

(5)计算机越来越神。她会神到什么程度呢?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深入默读课文,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4、汇报解决以上的问题。

计算教案篇8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2. 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谈话:在电视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游戏,叫“魅力联想”,看过吗?想不想玩这个游戏?(依次展示下列各项,得出答案是“算盘”)

提问:还想玩吗?(把“提示三”中的内容改为“诞生于上世纪”,把“提示四”的内容改为“很轻,可握在手中”,得出答案为“计算器”)

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谈话:了解计算器吗?你在哪儿看到过计算器?把你知道的与同桌交流。

投影出示计算器模型,引导学生说出计算器上主要键的名称及功能。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计算器的信息?

二、 初试本领

谈话:会使用计算器吗?我们先来“初试本领”。注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准备好身边的学习用品,开始!

投影出示:

计算下列各题:

① 1 256 - 768 = ② 477 × 167 =

③ 32 ÷ 4 = ④ 36 × 99 ≈

交流计算结果。

小结:为什么有的同学计算得这么快呢?能把你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吗?(交流并得出:在计算时,能口算或要求估算时,不需要使用计算器)

三、 再显身手

谈话:看来,大家对计算器的使用真的比较熟练。想不想“再显身手”?请看这组题:

① 438 × 15 - 1 274 ② 2 940 ÷ 28 + 763

③ 40 000 - 165 × 182 ④ 25 120 ÷ (449 - 289)

提问:这四道题与上面四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会做吗?请试一试。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交流计算结果(学生的答案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引导:你有没有感觉到这四道题的计算过程不一样?(第③、④题要先算后一步,而①、②两题只要按顺序计算就行了)

讨论:用计算器计算③、④两题,该怎么操作呢?我们以第③题为例,谁来介绍介绍你是怎样算的?(突出记住中间数、使用mr键、倒减等方法)

四、 欣赏史料

谈话:同学们学习得非常投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短片,好吗?

短片配音:

你知道吗

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上,人们一直就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脚步。

远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计算时,通常编出一套歌诀形式的算法,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

到了东汉末年,我国人民又发明了算盘,这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发明。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它被人们誉为“人类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

1977年,日本卡西欧公司生产出了第一部微型计算器,这种袖珍型计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适合所有人的使用。

如今,计算机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正被许多行业所使用,有的计算机每秒钟可计算1 000万亿次,过去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计算,现在片刻间就能算出结果。

提问:感受到科学前进的脚步了吧?看了上面的短片,你有什么想法?

五、 一展风采

谈话:让我们尽情享受科学带来的快乐吧!请拿起计算器,一展自己的风采!

谈话:请看问题1——有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

① 每天大约滴水16千克,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 )千克的水。

② 把这些水装入饮水桶,若每桶装25千克,大约可装( )桶。

③ 如果一个家庭每天需要4桶水,这些水可够( )个家庭用一天。

学生独立完成后,核对答案。

提问: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谈话:再来看问题2——有一天,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90 × 16”时,发现计算器的键“4”坏了,聪明的小明灵机一动,很快还是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了,你知道他是怎样算的吗?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组织交流,并选择其中一种方法用计算器验证。

六、 挑战极限

谈话: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真的让老师领略了大家的风采,想挑战计算器的极限吗?

计算:111 111 111 × 111 111 111。

学生尝试计算。(发现计算结果前面多了一个“e”字,且不同的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不一样)

提问:有问题吗?有什么问题?(计算器的数位不够了)

追问:谁能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谈话:我们来向书本请教,先完成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做了这道题,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引导学生渐次观察,直至发现其中的规律。

小结: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计算器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要依靠人的智慧)

播放短片:“珠心算”比赛现场录像片断。

谈话:这个片断是20xx年全国珠心算现场会上,二年级小朋友表演的镜头。珠心算,就是在头脑里面打算盘,看到这个镜头,你又想说什么?(突出:先进的工具也有它的局限性,有时看起来比较传统的计算方式,也能显示出它的奇妙之处)

总结: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培根说过:“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投影出示)

总说明

一、 关于教材

“用计算器计算”一课的教材,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合拍,给教师的教学定位、教学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具体说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里找到学习的起点,拾级而上;二是内容鲜活,与生活实际结合得很紧;三是数学味很浓,习题中编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本质的内容,比如“找规律”、“认识有趣的数142857”等;四是定位巧妙,围绕普通型计算器展开,为教学留有更为广阔的加工和改造的空间。教学时,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并对教材巧妙加以整合。

二、 关于计算器功能键的教学

计算器功能键的教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但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展开?确实值得思量。我认为,教学中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对它的各种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逐一介绍,而应该抓住生活中经常使用、对学生建构科学素养起核心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因此,我凸显了计算器中“记忆键mr”、“清除键ac”等键的使用,而计算器其他键的作用及有关信息,则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随机地动态解决。又因为各种键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智力参与,也没有多少探究的价值,故而,我将这些教学内容通过谈话的形式,在学生认识的空白处描摹,由学生或由老师直接介绍。

三、 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

“知识经济时代,人不能沦为工具的奴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计算器教学只是一个载体,它应该承载着益智、辅德和育美的功能。本课中,我安排了“魅力联想”“初试本领”“再显身手”“一展风采”和“挑战极限”等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在全力彰显上述理念。“魅力联想”目的是引出课题,盘活课堂、预留悬念;“初试本领”是尝试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方法,初步体会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再显身手”是本节课知识层面的教学,解决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的方法,旨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一展风采”以生活问题为依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计算器的使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挑战极限”力求让学生在认知不平衡的矛盾状态中,引发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通过自己的探索达成新的认知平衡。

四、 关于算盘的介入

课的开始,我引出了算盘,课末又以算盘收尾,主要出发点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悟数学文化的广袤与久远,感受“人”和“工具”这一对矛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初步受到辩证思想的教育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