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作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2000字

2024-05-13 07:14:50 读后感 访问手机版 58

倚窗沁兰香

——读《苏东坡传》有感

心有茂兰一棵,不为世事折磨。

——题记

他不甘隶属于任何潮流,奋勇向前,直言不讳,他并未生就青莲傲骨,反而更像是香山清流。

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画卷,苏东坡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别出心裁的美食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月下抒怀者,是凤毛麟角的诗人,词人,散文大家。庙堂之高的政治漩涡席卷了他,但是他光风霁月,远远超越于蝇营狗苟的勾当之上。无数国人为之倾倒,“坡仙”一词,他当之无愧。

书中介绍了苏轼的生平,讲述了他起步,辉煌,一折,重返,二折,三折的故事,描写了他的政治、文化、生活,还有挫折,以及当时其他形形色色的人和混乱不堪的社会,不惜笔墨地展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欢。本书围绕苏东坡讲述了那个时代的离情别绪、离乱旧梦。最适合苏轼的地方其实是乡村,那种闲云野鹤的生活,阴晴圆缺不谙世事的乡野生活,反倒是苏东坡最想要的。黄州东边山坡上的小屋,是他心灵的归宿。奸佞小人几次三番的陷害,没能使他磨灭自己的初心。到了黄州,农家猪肉让他升华出了东坡肉,到了贫瘠之地惠州、儋州,水土不服的他还是写就了“吾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含笑的智者,风浪也好,贫穷也罢,只要是生活,就去勇敢,就去坚强,就去前行。

家里养了一盆兰花,芳香沁鼻,清凉怡人,静坐时一缕幽香默默立于身旁,世事嘈杂聒噪,它仍是沉静淡然,香气依然。

兰花之香,不似青莲般高雅。青莲之香高傲,但兰花之香不免落俗。

西湖一片清莲,我却偏爱家中一朵兰花,西子湖虽大,装不下东坡一腔豪情,一缕情愫。杨柳烟细细,茂兰花盈盈,门前杨柳,斜照江天一抹斑斓,庭中清兰,淡褪星月几许痴缠。东坡就似这杨柳清兰,属于天宫也属于凡尘,他融进了普天之下。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这是他的风度,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他都可坦然处之,上食龙肝凤髓,下食野草菜根。一身的浩然正气,满腹的经纶诗文,在地方的日子里,却也成了时令农耕。

太白是仙,子美是圣,而东坡更像是人。

所谓人,即是有悲有喜,有疑有悟,有迷有醒,有失有得,他不过随缘而行,随遇而安。世事纷扰无常,他心自安。

苏东坡心智上才华卓越,深深印刻在他所著每一行诗词上,正如他那两幅墨竹上乌黑的宝墨之光,时至今日,依然光耀夺目,就犹如他顷刻之前蘸笔挥毫一般。

苏东坡不曾后悔去生活,对莫逆之交,他会说并无悔意,倘若饭中有蝇,仍须吐出,在与心胸狭隘而位居要津的政客徒然挣扎了一番后,他被流放到荒芜之地琼崖海岛,他以坦荡荡之,胸怀处之,几分相信是命运使然。

清闲,是苏东坡经历人生辛酸后的领悟。“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简简单单的菜蔬,乳白的茶叶,人生中最美味的,不是佳肴,而是这清清淡淡的欢愉,这是生活的诗意,也是快乐的真谛。

在我的一生中,也曾有过失意,有过坎坷,但终究没有失去青春的美丽。读《苏东坡传》前,心心念念的兰花种一直没有发芽,有意栽花花却不发,我嗟叹命运的捉弄戏耍,在彷徨中我找到了精神上的归宿,结识了一生之友苏东坡,旋即被他的乐观豁达所感染。兰花发芽也好,不发也罢,发是一处风景,不发也是一种深蕴。这世上,行走是果敢,停下是沉静。人是万物之灵,书香则是人之神韵,生活是一本书,注释是自己的感悟,顺其自然便好,生活自能著书立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人世的嘈杂中,我们需要适应也只有适应,世界变化万千,我们纵是天之骄子,也奈何世间沧海桑田,如此,我们只有坦然处之。快意时不骄,失意时不躁,生活是美的,人生需要豁达。不乱于心,不困于情,把可期的幸福生活活成自己的潇洒人生。

兰花并不优雅,兰俗,可我却偏爱这俗尘众生相,和光同尘,我爱晓兰未开,我爱红尘三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