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作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精选10篇)

2024-05-06 05:27:49 读后感 访问手机版
【#读后感# #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精选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精选10篇)由®整理,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1.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 篇一

  在很久以前就听说过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但一直由于各种物质原因又或者是贪玩调皮的野性没有看成。今天将从图书馆借来的《家》看完了,让我浑身上下有一种急需解放的渴望。

  我从来都不喜欢描写封建时代关于大宅子故事的书,觉得读来味同嚼蜡。但是却有例外,家吸引了我。《家》一书写的是中国社会剧烈和巨大的变革一代青年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

  家,是灵魂栖息的港口,是心灵停泊的港湾。它在我们生活中是十分熟悉的,也是分亲切温暖和睦的。然而在巴金小说《家》中高觉新一家却是每天都在明争暗斗,是为了争夺那点家产,正面以笑脸对着家人,转身却是在暗地里说对方的闲话……这样的家,还是家吗?觉慧一直怀着热血与激情却苦于没有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就像一口深藏着暗涌的枯井,等待着人们深入的挖掘。

  书中有魅力的东西就是矛盾。主人公中觉慧一群象征着一端,觉新连同老太爷一群象征着另一端。关于觉慧的个性,第三回就已经明显了——幼稚、叛逆、热情。刚在督军暑怀着满腔激情抒发了多时积累下的愤慨,又在家里和老太爷吵上了一通。觉慧的激烈与不满和在一旁屈服顺从的觉新形式鲜明的对比,这是新老思想的冲突。

  有很多人因为黑暗而死,而那些留下的,那些在黑暗与矛盾中潜行着的人却分明有着一股激流在推动着。这股激流因为矛盾而真实,因为矛盾而珍贵,因为矛盾而深沉,因为矛盾而被赋于真正的内涵——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因为就在那个年代,多少还有一个不小的群体在这股激流中寻找着新的自我,弥补着情感与思维方式的不足。在黑暗与矛盾中,那些被激流鼓舞着的人,有的勇敢地保护着自己青春的棱角不被抹去,有的即便被抹去了却又终找回;然而这其中重要的,确是这股激流在本质上教着一代又一代崇高而理性地探求着所有的事与物,追求着理想,追求着自我价值的一种崭新的体现。因为追求,因为崇高,这股激流才永恒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永不停息……当然在这一股激流中也有着像鸣凤那样的悲剧,有点懦弱,有点自卑,到后也做出了不屈服封建礼制,忠诚于自己和爱情的选择。

  读完了,我的心还是被其中的主人公占据了,我的心在燃烧,我的思潮在翻滚,我是在悲愤,是在惋惜,是在痛心啊!因为这封建礼制埋藏了多少年轻的生命,让多少本该享受自由爱情的女子成了陪葬品。但另一方面我又在庆辛,正是那些敢于直视封建传统的不足,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先进人们的努力,才能有自由、解放的今天!

2.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 篇二

  今天,我读了《穷人》这篇文章,令我感触很深,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也令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穷人》这篇课文讲述了是桑娜一家人平时靠着打鱼来维持生活。一天,丈夫出去打鱼,很久没有回来,于是到西蒙家里,不料西蒙死了,便帮助西蒙领养她那两个正在熟睡的孩子。

  看完了这篇课文,使我十分感动,并深深地体会到了桑娜夫妇那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其实,桑娜的生活已经够苦了,她自己从早到晚地干活,也只能勉强撑饱肚子,她自己本身还是有5个孩子要照顾,现在,多了这两个孩子等于在她和渔夫的身上加多了两个包袱。再说,家里的五个孩子的生活也是苦的,他们没有鞋穿,即使是冬天,也要光着脚在家里跑来跑去的,家里的食物来源都是依靠着渔夫出去打鱼才得来的,每一次打鱼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从而,我又看出了桑娜夫妇的善良。相比,西蒙的生活比桑娜家更苦。家里有两个孩子,他们才那么小,而西蒙却要自己一个人养活他们,自己又没有人照顾。他们家是潮湿的、寒冷的,而桑娜家却是温暖的、舒适的。这个妈妈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就是必死无疑的,可是她死时还要把自己的衣服给孩子们当被子,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举动啊!可是,这个孩子们的妈妈去世了,那么这两个孩子又将何去何从呢?当我读到"桑娜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时。"我体会到了桑娜要抱回这两个孩子回家是毫无疑问的,也已经决定好要受苦的准备——挨打。我知道桑娜对于这次挨打也不算什么,起码这样做能保存这两个孩子的生命。她本来可以坐视不理的,也可以不用受渔夫的挨打,可是,她却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个孩子死。这真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啊!

  相比之下,我却从没有像桑娜那样有一颗为别人着想的心。以前,我从不爱帮人,见到老人没座位坐我却从没有腾出座位;看到杵着拐杖的爷爷过马路,我也从不搀扶;风吹落了同学们的笔,别人叫我捡,我总是不耐烦的说声:"自己的事自己做。"……读完了这篇课文,我为我以前做个的一件件傻事而感到羞愧。身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理应为人民做好事,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还不适合捐什么大款,做什么献血。可是,我连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做不到,还有什么资格谈得上"少先队员"?现在,我明白了,我付出了行动:上楼的时候,有叔叔阿姨要上楼,我绝对不会关上那栋门,别人的书包掉了,我绝对不会不捡……

  读了这篇文章,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尽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那么,就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

3.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 篇三

  “这本书一点也不悲惨!”这是我看完这本《悲惨世界》所发出的感叹!

  《悲惨世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此书以冉阿让传奇式的一身生为主要线索,塑造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爱潘妮等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失业短工冉阿让因偷窃一块面包被判刑,经历了十九年的苦役生活。出狱后,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灵魂得到升华,一心为善,关心穷人。其间,他与警察沙威发生了数次冲突。但是,冉阿让始终未能见容于统治者,几遭困厄,后在孤独中死去。小说文笔优美,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更加精妙,堪称写作的典范。

  这本书的主人公冉阿让其实一点也不孤独。他虽然坐来十九年的牢,可出狱后遇见了像神一样的善良的人——米利哀先生,将他黑暗的灵魂进化为圣洁的灵魂,从市长到囚犯,他丢失来职位,但他得到来一位小女孩——珂赛特,成为了她的父亲,让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后来,珂赛特结婚了,她的丈夫马吕西斯不允许冉阿让再与天使般的珂赛特往来,但是在他的人生即将孤单结束的时候,珂赛特和马吕西斯出现来在他身边,给予了他后的关爱。他一点也不悲惨,相关他很幸福,因为他得到来前所未有的爱。

  本书的艺术特色,一是背景广阔,结构宏伟,具有一种博大的气势。小说围绕着冉阿让一生经历,涉及拿破仑的失败、复辟时期及七月王朝;涉及贫民窟、监狱和修道院;涉及主教、资产者和流氓等等,形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社会缩影,容量极大,显示出作者雄浑的笔力。

  二是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小说的情节紧张、离奇、富有戏剧性。比如冉阿让从船上跳海逃生;比如冉阿让从一个苦役犯摇身一变,竟成了厂主和市长。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强化正面人物的人格力量,如米里哀以德报怨,冉阿让自我牺牲等等。即便是反面人物,作者也写出他的恶行,来反衬正面人物的善良,如对德纳第的描写,手法就比较夸张。

  本书文笔优美,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非常精妙,堪称我们学习写作的典范,大家一定要去读《悲惨世界》这本世界名著啊!

4.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 篇四

  近我看了一本精彩的书,书的名字叫《暗斗》。《暗斗》是由科幻小说协会理事叶永烈所著,是金明戈亮系列里情节完整的作品。在本篇里,作者讲述了发生在滨海市的一个惊险刺激的间谍故事,“警察博士”金明通过与间谍之间的斗智斗勇,后将间谍缉拿归案。

  故事开始于108造船厂,资料看管员吴为丢失了75号造船图纸,警探金明发现了很多值得怀疑的人,但终,他锁定了江风理发店的女学徒沈修。可是在事发后的一天夜里,沈修却不明不白的死了。虽然有迹象表明沈修是自.杀的,但金明却认为这是一桩他杀案,他把目光投向了和沈修有暧昧关系的理发店老板曾小法。可据曾小法交代,他是被沈修牵着鼻子走的,他自己也是受害者,案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刚刚过去才一天,吴为煤气中毒了。金明的助手助手戈亮早就怀疑吴为是间谍,就开始滔滔不绝的推断吴为是自.杀,而警探金明则认为这是他杀。吴为平常为人胆小懦弱,不大可能当间谍,况且如果吴为要偷东西,他也用不着轰动全厂。吴为和他老婆一样,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中毒的。吴为很爱自己的家人,他不会采取这种令人胆战心惊的手段。

  这时,金明又盯上了一座灯塔。此塔废旧,多年无人,离理发店又近,直觉告诉金明这里一定有问题。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断,金明和戈亮拍了很多的红外线照片,结果发现塔里果然有人。他们趁夜里偷袭,抓捕了那个人。

  经过审问,此人坦白他是一个外国间谍集团的人,名叫朱梁。他偷了75号造船图纸,交给了沈修。沈修也是一名间谍。后来沈修暴露,朱梁毒不成沈修,就勒死了她,因为吴为的嫌疑也很大,他准备用煤气毒死吴为,幸好探长发现的及时,不然吴为早就命丧黄泉了。

  这两个人如果全死了,会让他人误认为吴为是贼喊捉贼、是坏人,可断然不会想到吴为其实是受害者,真正要杀他的人是朱梁。朱梁这一步棋走的真妙!要是我,我会认为吴为把图纸藏起来了,而金明探长却没有上当,这说明他是一个极度细心的人。我也要向金明探长学习这种好的品质,不再粗心。

  从这个故事中,我还发现金明探长的另一些优点。比如,他做事很有头脑。当发现吴为中毒,金明推断是他杀,而他的助手戈亮就被事物的的表面给蒙骗了。还有金明探长的另一个优点是:他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事认真。金明每当有时间都会守在自己的红色电话机旁等待着每一个案子,如果没时间,他就会把对方的陈述细致的记录下来,工作破案两不误。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要学习书中金明探长的优点,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5.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 篇五

  “礼之用,和为贵”,要说起维系中华上下千百年历史的文化纽带,当非儒学莫属,若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争鸣”画上休止符的时代算起,儒学的光芒已经在神州大地上荡漾了两千年,此中亦有不少儒学精华被传承至今,体现在当今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若要说儒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那么《论语》则是儒学文化的结晶,或者说,朴素而华丽的真理。

  时间的长河冲不走《论语》带给后世的文化沉淀,历史的冲刷刷不掉《论语》立于中华文化中的丰碑。作为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将孔子“仁”的思想作为中心,言语间无时无刻不在默默传递着“礼”、“德”、“孝”等思想。纵然时隔千年,细细翻读《论语》,那位对于“八佾舞于庭”而感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恪守周礼的孔子,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推崇孝心的孔子,建议统治者“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强调以德教化人民的孔子,仿佛就在读者面前触手可及——他不苟言笑,举止庄严,用礼得体——两千年的厚重历史带不走他在读者眼前的真切感。

  ——在孔子自己的眼中,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位圣人,他有时也有不解之处需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也有“沽之哉!我待贾也!”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但他所言所行中的“仁”都以一种和谐的姿态安逸地落在《论语》中古老的文字上,几经岁月的波折,被历史的浪花磨去了棱角,如一枚鹅卵石般静静地躺在人类文化海洋的滩涂上。

  《论语》是朴素的,其中除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外没有任何多余修饰的辞藻,一行行文字如商周的编钟般利落大方,而叙述道理也常常使用朴素的比喻。例如“子罕”篇中提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言辞简洁,以朴素的松木作比,准确有力地道出了孔子对于“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志的肯定与赞扬。

  但同时《论语》又是华丽的,这份华丽如一口被尘封许久的檀木箱子,只有你静下心来轻轻拂去表面的尘埃,再小心地顺着开口推开盒盖,你才能发现其中真正让人赏心悦目的瑰宝。细细品味“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上如揖,下如授”,可以感受到孔子行周礼时的庄严感与华丽感,而又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不难察觉到孔子对于天地万象的不断变化发出的感叹,或许孔夫子善于从迁流的现象追求不迁流的本体,才能看到另一种华丽的人生境界吧。

  《论语》的华丽蕴藏于朴素之中,使人在品读之余无限回味。冥冥之中总能体会到一位长者穿越时空的谆谆教诲,纵有千年时间间隔,却仿佛也能听到他在教导着我们: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6.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 篇六

  假期看了由查尔斯原创,理查德改写的《雾都孤儿》。感觉受益匪浅,同时也感受到了西方的一些文化气息。在这里,我将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雾都孤儿》这部书大致分为14个部分,它向我们描述了奥利弗坎坷的人生。从小,奥利夫就受到命运的摧残。刚出生便与自己的生母阴阳相隔,而众人又不知道奥利夫的父亲是谁。幸好有一家专门收养孤儿的机构将奥利弗收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奥利弗就会生活得很幸福。相反,奥利弗所在的这家济贫院也是一个靠出卖孤儿劳动力来牟取暴利的机构。由于孩子们都还太小,因此没有人会对他们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进行反抗。终于有一天,奥利弗长到9岁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每天都受到那些济贫院管事们的压榨,虽然只是在潜意识中,但是他有一天却在吃过正常饭之后向打饭者又要一碗粥。虽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而且孩子们正在长身体,多吃一些也符合生理上的需要。但是执事们却被奥利弗的这一行为吓坏了。他们意识到这是孩子们反抗的开始,他们要将这些萌芽遏制住。为此,他们要将奥利弗驱逐出济贫院,条件是谁将奥利弗带走,谁就会得到奖赏。

  从此,奥利弗的生命开始了第一次的转折。棺材铺的老板班布尔先生将奥利弗领回去做童工。老板对奥利弗很好,因为奥利弗很聪明,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为此老板更加器重他。有什么活都带着奥利弗一同前往,这引起了老板身边人的记恨,原本已过上暂时安逸生活的奥利弗又受到老板娘以及两个雇佣工人的压迫。可以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奥利弗再一次反抗起来,与老板娘等三人进行了“殊死搏斗”。终于,奥利弗逃脱了饱受压迫的乡村。转而开启了他的第二个人生转折点,他的“梦中天堂”——伦敦。

  伦敦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大都市,多少人梦寐以求来到伦敦大展宏图。奥利弗却误打误撞的来到了这个人间天堂,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恩人,拯救了他的生命。起先,奥利弗遇到了比他大几岁的神偷,神偷见他孤苦伶仃便将他领到了老偷费金那里。费金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他见到奥利弗,仿佛认识他似的给奥利弗好吃好喝,还对奥利弗很好。但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发展,我们看到费金要求奥利弗与其他两个孩子一起去偷他人的贵重物品时,奥利弗却怀着一颗善良的心,不忍下手。后误打误撞的与被偷者布朗洛先生待在了一起。布朗洛先生发现奥利弗与他认识的一位女士长得十分相像,但却随即打消了奥利弗可能是那位女士孩子的念头,因为奥利夫的身份地位与那位女士极不相符。所以在神偷们将奥利弗带回费金住处后,布朗洛先生并没有追查奥利夫的下落。但是,奥利弗却被其他人深记在了心里。正在奥利弗受到坏人们的追杀与害之时,梅丽太太等人及时赶到将奥利弗“解救”出来。

  后真相终于大白,原来奥利弗在事实上属于一个私生子。他同父异母的哥哥蒙克斯因为想独得父亲遗留下来的财产而雇人杀害奥利夫。但是他万万想不到他父亲的朋友布朗洛先生早就发现了他的阴谋而使他没有得逞。故事以大团圆的方式收场。虐.待奥利弗的班布尔夫妇失去了工作,进了济贫院得到应有的惩罚。费金的盗窃团伙也各自逃到海外隐姓埋名。布朗洛先生收养了他好朋友的儿子——奥利弗。后,奥利弗与布朗洛先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雾都孤儿》告诉了我们为人要善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7.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 篇七

  如今许多人对人间的亲情,友情,爱情,还有自己的各种责任都渐渐的看淡了。但《骆驼》里记述了骆驼与骆驼,人与人,人与骆驼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故事,还有各自种种的责任令我们感动。

  《骆驼》是杨志军以雪域高原为背景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每位主人公的结尾都是在断崖下结束的:大柴旦为了使大驼队免受强盗的抢劫伤害,在断崖,亲手用枪打死了格尔穆爱的乌图美仁,随后,大柴旦也随乌图美仁去了;格尔穆带着小柴旦寻到了断崖,嗅出了乌图美仁充满伤感的气团,察觉出乌图美仁已死,它又一次选择了追寻乌图美仁。两天后,库尔雷克和娜陵格勒骑着骆驼赶到断崖边,库尔雷特平静地对他深爱的娜陵格勒说:“你有察汗乌苏,好好活着吧。”库尔雷特说完就到断崖下,去看看他的俩个儿子,和他的骆驼了。娜陵格勒以泪洗面,用歌声告诉自己,爱情与生命的关头,她选择了爱情;不多久,一个禀性怯弱的骆驼客来到断崖处,他不断地说:“连骆驼都能,我就不能?我是人,不能不能錒!”他用事实证明,一个软弱怯懦的人,也会拥有以命相许的爱和勇敢,他就是克尔雷克的兄弟,娜陵格勒的丈夫。

  在《骆驼》中,我爱的“人物”是两峰骆驼:美驼格尔穆和母驼乌图美仁。它们使我明白,不仅仅人类拥有爱、追求爱,动物也需要爱、追求爱,甚至,骆驼的爱散发出夺目的辉煌。它们的爱是单纯的、是坚定的,不像小说中库尔雷特和娜陵格勒的爱情那样脆弱。格尔穆与乌图美仁从小说一开始就失散,踏上“大驼运”之路后就一直在互相寻找,直到生命的后一刻。它们的爱情是不停地追逐,活着就要爱着,就算死,也终于是死在了一起,永远也不会在失散了。

  在《骆驼》中,骆驼不再是受人驱使的低等生命,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人”。一位母骆驼把奶喂给一只陌生的小骆驼,当小骆驼被埋进土里时,母骆驼以为它还会出来喝,就一直在等着,直到身体感染而死,多么有情义的骆驼啊!多么伟大的骆驼錒!翻开地图,仔细看看青海到柴达木,我找到了熟悉的那些名字:夏日哈、香日德、诺木洪、乌图美仁、格尔穆、大柴旦、小柴旦、库尔雷克、娜陵格勒、察汗乌苏。他们,因爱尝到了生命的价值,因爱活出了价值。我会永远记住这个美丽、凄恻的故事,为他们祝福,希望他们在天堂可以相遇,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骆驼》让人思念那个时候人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和动物的亲情,友情。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付出一点点爱,就会让人间多一片真情,多一重温暖,多一份感动!

8.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 篇八

  《简·爱》不单单是一部爱情小说,它更是一部女性平权的书,它是一种女性自由平等独立的追求。

  在我读《简爱》时,前期我认为罗切斯特对简的爱,根本不是真正的爱情,他明白简是一个自尊自爱的女性,为什么要隐瞒自己有妻子的秘密呢?即使是自己不爱妻子,也不应该试图让自己爱的人背上“小三”的称号。到了后期,罗切斯特才懂得了尊重平等,在妻子死后,也没有故意去找简,一方面是对自己失明的不自信,一方面又是对简的愧疚。人在失去之后才会长大,其实在简离开罗切斯特时,他完全有能力可以让简不离开他,但他还是让简走了。

  但我不理解为什么简后还是会回去找罗切斯特,甚至是重逢后的谈话也让我莫名其妙,“你成了独立的女人了?有钱的女人了?”“很有钱了,先生。”“我同你说过我独立了,先生,而且很有钱、我自己可以作主。”为什么一定变得很有钱后才是独立自主的?爱情确实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但这与独立自主又有什么莫大的关系呢?难道简爱之前不依附、不隶属于任何人,遇见事情也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代表她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吗?作者试图通过简继承遗产与罗切斯特失去眼睛、妻子来进行阶级与现实的“平权”而后成全了所谓的爱情。他们两人在爱情上人格的互相吸引是平等的。但却还是要为了所谓的阶级、经济弯腰。

  虽然结局过于完美,但也符合当时时代女性的需要。其实我更喜欢《小妇人》里乔的一段话:“我只是觉得,女人她们不仅有炽热的心,也有思想和灵魂,她们不仅有美貌,也有抱负,才华,我厌倦人们说,女人的世界里只有爱情,我受够了,可是我,我太孤独了。”乔是一名独立自主的女性,她敢于去冲破当时社会的枷锁,她有自己当作家的理想,即便稿件一次次被退回,她从没有轻言放弃。她认真且坚定地走着自己的人生。她,理性、坚强、思想前卫。但是稿件被退回来的理由是那么的苍白可笑:如果主角是女孩后一定要让她在结尾结婚,即便那不是好的结局,他们只认为当下人们所爱看的、符合潮流的、可以大卖的结局就是好结局。可能因为这一点,在原著里乔还是结婚了。但在现实中作为乔“蓝本”的作者却终生不嫁。

  可能是时代背景以及个人观点的不同,两本小说里的女性终都结婚了。我同意爱和自立自强是不相冲突的,女性的自立不是孤独终老地活着就向世人证明。但终究都是自己选择的人生,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结局更是没有,只有适合自己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谓结局、人生都可以丰富多彩。

9.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 篇九

  我的双眼每天都在观察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东西映入眼帘,脑子却来不及分析和揣摩,大部分时间只是猎捕一些吸引眼球的事物,诸如《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的报道。由此,我怀着好奇拿起了柴静的《看见》,想看看这些报道背后的故事。

  一件事物的吸引力,大多源于人的好奇,而一个个新闻报道的取材却源于种种矛盾的火花,对它们的判断很容易被自我感情所左右。通过他人提供的新闻线索,初到《新闻调查》的柴静在采访中,往往有点盛气凌人,用压迫式的提问让对方哑口无言,内心浮现出一种游侠惩戒恶霸般的快意。但随着栏目采访的多元化和深入,她慢慢成熟,体会到了“真实”一词的难以捉摸和难以判定,更懂得了如何审视矛盾双方。我从她看待他人方式的变化中获益,明白了从压迫式提问的自鸣得意到展示事件双方的平静叙述过程中,人经历着从暴戾之气到沉着静心的转变,心境从争到不争的背后,隐藏着学思悟践的自我追寻。看见他人犯错时,正是审视自己的契机,不妨将自我代入对方的处境去思考,因为“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只是在“病友之间相互探问”。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人性在事物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个人特殊性的形成和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来源于自身周围的环境,因此用自我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时,本身就存在着不平等。在看待社会各种现象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随着事物的表象呈现愤怒、彷徨、无奈、失落的状态,深入探寻时也会感到手足无措、黑白难辨,对自我的信心和成长的期待产生疑问,那往往是因为忽略了事物中那些深层的“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这时,迫切需要通过事物中的微观现象,去找寻人类所展现的意志力、坚韧度、博爱心、道德观等内容,在化繁为简的同时也能让内心感受到自古延续的善与恶的对抗、期待与现实的距离、塑造自我与随波逐流的烦恼……不再迷失于抽丝剥茧寻找真相,执拗于判定是非对错。

  表象的云雾渐渐吹散,内心的混沌渐渐沉淀,清澈恬静的感觉让人倍感舒畅。一些人用一己之力去推动事物的改革或进步,一些人奉献自我去追求自己的理所当然,还有一些人没有条件去付诸行动来实践自我,只能在文字中找寻一些安慰。他们不经意间远离了双眼被表象遮蔽的危险,躲过了被感情左右的困局,得以品味清澈恬静的甘甜。《看见》一书只是帮助读者打开窥探世界的一扇窗户,指明一条不易被普通人发现的小径,如要铺就自己的人生道路,不仅需要成长的阅历和平适的心境,更要去自我追寻和思悟。在看见他人的同时,不要忘记去找寻自我!

10.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大全 篇十

  当东方启明,沉睡已久的巨龙腾空而起,在空中咆哮,此时中华儿女已经苏醒;当烈日高照,东方雄狮已站在高点怒吼,此时中华儿女已经觉悟;当日月生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庄严宣誓:“我爱祖国!”此时中华已经富强!在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位革命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是爱国主义作家鲁迅。

  鲁迅一生创作了很多小说,其中我欢的是《呐喊》,它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底层民众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鲁迅在《呐喊》中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怎样弃医从文,拿起手中的笔,针砭时弊,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呈现了鲁迅先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心路历程。文章文笔辛辣,语言简练,发人深思,读之使人欲罢不能。

  其中令我为深思震撼的是《药》一文,这篇文章写了华老栓为了挽救爱子小栓的病,愚昧无知迷信人血馒头是神药,花光自己毕生经营茶馆获得的惨淡收入,后落得人财两空的悲惨遭遇。鲁迅先生这样用笔生动的写出来,虽哀其不幸,但更多是怒其不争,而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有大量的人愚昧无知,迂腐麻木,想唤醒整个社会也太不容易。在文中我感触深的是华大妈与夏四奶奶在坟场的对话,在对话中我感觉夏瑜并没有死,革命的火种没有灭,会燃遍整个中华大地,但当时夏奶奶不理解革命者夏瑜矢志不渝奋斗的事业,同时吃了沾满革命者鲜血馒头的小栓,后也愚昧无知的死了。但不管怎么说,沾满革命者鲜血的刽子手一定会送上断头台和压迫人民的黑暗反动政府一定会*。每当读到这里,我想起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也大概懂得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的真正原因了。

  读完《呐喊》使我想到了一位女英雄秋瑾,1907年5月,徐锡麟准备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等地响应支持,但起义计划很快被泄露,徐锡麟只好7月6日被迫发动起义,结果可想而知失败,这样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区革命者信息也被泄露,同志们强劝秋瑾暂避一时,但她并没有退缩,义无反顾地继续坚持革命,为拯救民族危机不怕牺牲,后于1907年7月5日英勇就义,慷慨激昂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了中国妇女界为革命事业牺牲的第一人。正是有这么多革命者前赴后继,沉睡已久的东方巨龙必将腾空而起。

  旧中国时期,虽暴发了多场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黑暗政府愚昧百姓,但终就被瓦解。一代一代的革命者用血来浇灌他们那个年代,虽方式和结果不一样,但都是伟大的。没有他们血的付出,也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强大。